必赢437浏览器(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天津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工作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来源:必赢437浏览器 发布时间:2025-06-27 09:24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阐述了融合的意义、内涵和具体路径。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生产要素齐全,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路径、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无缝衔接、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我市研究出台了《天津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二、方案中关于我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工作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方向指引,在准确把握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深入总结分析我市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发展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下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创融合”)的总体思路,即:坚持协同化推进,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聚焦“两创融合”问题堵点,将科技创新与产业焕新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坚持体系化布局,围绕科技供给、成果转化、企业主体、载体平台、融合生态等关键环节,全链条、体系化推进产学研用有机贯通。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无缝对接、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三、方案中确定了哪些工作目标?

《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三年(2025年至2027年)的工作目标,在时间跨度上,与全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以及前期出台的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一揽子政策保持一致,更有利于工作统筹和政策协同。明确到2027年,产生100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科创基金规模突破2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等关键指标,“两创融合”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影响力、带动性进一步提升。

四、围绕上述思路目标,方案制定了哪些具体举措?

在工作举措部分,聚焦科技供给、成果转化、企业主体、载体平台、融合生态五个方面提出了24项具体措施。

一是强化产业应用导向的科技创新,在创新考核评价、攻关任务凝练、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和验收等环节中,进一步突出产业应用导向,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质量,夯实“两创融合”供给基础。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制定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政策工作指引,完善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机制,探索推广“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搭建全过程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高水平打造天开高教科创园,畅通“两创融合”重要路径。

三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重大原创成果驱动的高成长企业培育机制,强化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产学研融合创新,发挥国有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焕新、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加速培育,培育“两创融合”关键主体。

四是搭建协同开放创新平台,建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京津冀协同创新载体,布局建设园区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融通创新平台,鼓励本市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建立会员制、开放式创新平台,建强“两创融合”平台载体。

五是统筹推进“五链融合”,推动产业链通过大中小携手、产业创新联盟等实现融通创新,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机制、科教产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创新政策协同和支撑引导,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打造“两创融合”良好生态。

五、为保证方案顺利实施,拟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牵头的“两创融合”工作推进机制,加强重点任务调度和监测评估,依托天开园和各类科创、产业园区试点探索“两创融合”新平台、新模式、新机制,强化示范引领和宣传引导,扎实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附件:

Baidu
sogou